【世界隨意門.藝文開箱】馬玨(Ivy Ma)X 阿三.閱讀繪畫,觀看文學

safe_image.jpg

我常覺得,Ivy比我更為「文學」。她謙虛說看書看得不多,中文又不好,寫則更少(關夢南當年一語中的),但很多時會借助文學思維來構想作品,策劃展覽。而我,寫文學就是寫文學,做作品就集中想藝術的事,交疊的層面沒她那麼多。因前幾個月我的個展講座,才給Ivy發現她上過我的新詩寫作班,當年康文署的青年寫作坊。引用文字或文學文本的本地藝術家不少,但乖乖地進入文學世界,了解文字人的思維,似乎不是很多。節目時間有限,一些之前討論好的想法,未能談到,現在來補充一下。

2006年,Ivy以筆名「馬玨」撰寫〈黑布袋〉一詩,參與《秋螢》詩刊主辦的現代詩跨媒體朗誦會。該朗誦會為第六屆香港文學節活動。

〈黑布袋〉一詩,由行為藝術家丸仔演譯。

另一方面,馬玨於2006至07年期間,多次給《秋螢》詩刊提供封面作品圖像及繪畫插圖。

閱讀(to read)是有次序地把文字或符號的意思一一撿拾,再按特定文化與社會情境串連成訊息或意義。獲得訊息或意義,是閱讀的目標,因而,閱讀文字往往附帶「這即是在說甚麼」的期望。觀看(to see)則是有意識地,觀察周邊的事。觀看的範圍可以很大,兼顧整體與細部,看到的不一定是訊息;放進藝術作品情境,那會是一些物料、幾種質感,或一片空間,或一絲感受。紙張、書本、告示牌或電話及電腦屏幕,是文字最常現身的地方,暗示或邀請人們去閱讀,而非觀看。如果情境轉換為一面牆或整個展覽空間的設置,文字給安放其中,就不只邀請你去閱讀,而是去觀看。大段大段的文字在展覽中,並不期望你去把它讀畢,雖然你仍是可以這樣做。換句說法,展覽空間不是個合適閱讀的地方,而引用的文字往往變得精簡。

Ivy認為,文學幫助她去思考繪畫。文學句子的跳撞、結構及意象,均提供了很多創作的養份,甚至,詩句成為其展覽名稱。

作品《Leaving》(gold leaf, ink on archival print, 210 x 160 cm)兩個版本,當中使用不同的詩句,而影像取自沖繩縣平和紀念資料館。

該作品最新版本,Ivy則想以Chris Marker經典影片《la Jetée》(《堤》)的對白,填補或延伸作品的空間。

作家要處理的是組織文字符號背後的訊息,並產生意義;文學作品則思量文字系統本身的藝術特質,透過改動組織訊息與意義的機制,提升至藝術層面。所以,作家不必考慮排版與書籍設計的問題,而作品印刷於哪本雜誌或書籍內,其藝術本質基本不會被改變。然而,藝術家集中處理的,是空間與物料的問題;儘管,文字本身可視為其中一種物料。當藝術家構思動用文字的作品時,他╱她需要選擇使用文字哪一方面的特質(是單純是符號?是讀不到的圖像?是訊息傳遞者?或其他),並把文字與其他物料,展示於某一種空間內。所以,書本可以視為呈現作品的空間(book as an art form),書寫與紙張成為其中一種表達形式,卻與作家手稿意義不同。

《Leaving》2020年版本,將於《素描為本》展覽展出。

節目裡,我們還暢談馬玨當年的寫作經驗,及創意寫作坊的理念。Ivy如何動聽地說出文類的結構、作品構思及展覽策劃關係,則可以重溫節目。

第一節:http://www.metroradio.com.hk/997/Program/ProgramDetail.aspx?ProgramID=bce5e512-b04f-4efd-83cf-a688e6883ef2

第二節:http://www.metroradio.com.hk/997/Program/ProgramDetail.aspx?ProgramID=bce5e512-b04f-4efd-83cf-a688e6883ef2


Featur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