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 in COLUMN
《不離地藝評》:在哪一片土地為誰而寫?

沒有太陽的午後,翻了又翻掌心上的小書,正是《不離地藝評:何慶基剪報集》,讀着廿多三十年前刊於報紙上的文章,幾經集子成書,轉換了形態,化成猶如聖經般的設計。內裏的文章,如果說是超越時間性,未免有點神化,然而,現在讀起來不覺得太過脫節,卻是不爭的事實,也許這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經典。

Read More
學院的學習與傳承 Learning and Passing on at Hong Kong Art School

記得十一年前第一次出席朋友在香港藝術學院的畢業展,突然發現藝術世界原來可以這麼大,當時令我充滿好奇與震撼。二話不說,決定報讀繪畫系挑戰自己。在學期間,各老師與一班不同年齡和背景的同學為我帶來多不勝數的藝術衝擊。從二零零零到二零二零年,藝術學院由私營學府成為政府認可的學術機構,我認為全憑多年來充滿熱誠的藝術工作者注入不同的努力…

Read More
字裡行間:在殘酷現實中找電幻中的第二人生 - 張煒森

這幾年間,香港的色彩不再,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。當你面對當下拉扯的政治環境,還要走過疫情,對於大部份人文主義的信徒來說,現實往往是如此無情地衝擊你一直深信不疑的價值觀。每日的「新常態」,成為最蹂躪的日子。藝術創作亦如是,你總會感到那股不自在的昏暗。你和我,誰和誰,彷彿置身於久病中的味覺,食之無味,卻滿口淡淡的苦澀。最近的藝術作品,或者藝術展覽都抵不過那單調的鬱悶,在同溫圍爐的境況下,難怪我們愈來愈難寫出多彩的評論。

Read More
再看方梓亮作品 其隱藏細節上的細緻

在這幾年間,大約在三次的展覽中,接觸到方梓亮的作品,回想最初的時間已經是2015年,在其畢業展 (註一),之後在2019年的“《等待景至》一個畫展”中,再次見接觸到方氏的作品。之後就是今次在香港藝術中心地下至四樓賽馬會展廊所展出的展覽”剩餘物” (註二)。

Read More
淺談纯藝術 - 藝術家的話語權的重要性

淺談纯藝術 - 藝術家的話語權的重要性

過去"淺談純藝術"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"Find Art, Fine Art, 只是藝術" 找到 ----- http://fineartfindart.blogspot.hk/

在展覽場地中的藝術品﹐是面向觀眾的作品﹐就該作品就會出現不同的論述﹐不論是私下還是公開﹐對這些論述﹐都可理解為一種話語權﹐到底這些話語權有多少種類的持份者﹖其準則以至論述手法是如何﹖以上幾個問題的回應﹐將會是反映到藝術家的話語權是如何展現其重要性﹖

Read More
疫情的共鳴和反思-藝術篇

全球疫情將網上活動推至另一高峰。城中最大型的藝術活動Art Basel 今年亦轉移在網上發生。來自31個國家的235間畫廊將作品放在Art basel網頁內限時展出。每年在會展行Art Basel都令到雙腳極度疲倦,今年手指在電腦上行了三天Art Basel, 每隔一些時間便要幫右手三根手指拉筋,確是另類體驗。網頁會把大部份作品放置入一個虛擬空間。令觀眾得知作品大小及掛在白牆上的效果。在網上看作品時,我個人覺得平面藝術品如畫作,印刷等吸引力較低。一來在螢幕上很難看到油彩的厚度和筆觸。二來顏色未必準確。所以帶物料性的作品、裝置藝術及雕塑相對容易被注意。

Read More
周穎璇「:\She_Borg>」:娛樂消費勞動的年代

藝術家周穎璇(Christy Chow)的最新個展「:\She_Borg>」,在這個規模不算大的畫廊展覽裡,你會看到大大小小混合媒體的作品,大都圍繞著女性的軀體,這些具艷麗色彩的裝置或「畫作」,有的會配上錄像並置,還有聲效煙霧等效果,散發著Lo-Fi 與Cyberpunk 的奇觀氣息。這次展覽,已道出了藝術家多年創作中幾個重要的創作重點,彷彿成了藝術家發展的一次小型回顧。周穎璇的作品多是議題先行,視覺元素清晰,沒有太多隱瞞的訊息,這或許是藝術家的創作特色,這種單刀直入的視覺語言,在充滿曖昧的藝術潮流中,可算是一個異數。

Read More
鬼西環╱雅西環——劉偉成X劉學成

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四日,一輛貨車由佐治五世公園出發,準備將搭建神功戲棚所用竹枝運走,但於東邊街落斜期間失控,衝向第二街一店鋪,並將一輛私家車捲入,引發大火,釀成三死九傷……那是農曆七月盂蘭節,佐治五世公園香火鼎盛,戲棚裡上演的神功戲,鑼鼓聲響徹對街的贊育醫院,相傳有一醫生不滿受滋擾,向食環署、市政局投訴,欲終止這場活動,但盂蘭勝會已有上百年歷史,並不易動搖,投訴亦不了了之。而在車禍中喪生的私家車司機,據聞就是那位向食環投訴的醫生……

Read More
村上隆教父

中環大館於六月至九月期間舉辦村上隆個人展覽*,參觀之前沒有太大期望,認為他的作品在不同場合及商品上看得有點膩,但到場後卻有驚喜(圖3)。值得讚賞策展人和藝術家團隊的心思,尤其是展出村上隆的個人收藏那部份可說是對藝術家的另一了解(圖4)。村上隆從不抗拒創作跟商業掛鉤。更可以說他追崇商業和藝術的結合。有些人或者會不屑,覺得他是一位為名利的藝術生意人。就我曾看過的不同訪問, 或者可以讓大家認識另一身份的村上隆。

Read More